在新冠肺炎疫情全世界肆虐的形势下,中国外贸企业遭遇困境,经过艰难的复工,却发现外需骤降,海外订单减少。
疫情之下,不少国家“封国”“封城”,切断了正常的经济联系,全球供需链条也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外贸企业订单延迟或取消不可避免。
对于食品企业来说,还面临着贸易限制措施的沉重压力。中国的畜产品、水产品遭遇贸易限制,不少国家还将限制范围扩大到水果、蔬菜等领域,甚至扩大到所有类型的食品。
在重重障碍与不确定性之下,外贸企业,尤其是食品外贸企业如何突围?有的企业已经瞄准内需,这或许能为公司能够带来一定的战略空间。 (李博)
尽管正月初六就已开始复产,但直到现在圣农食品总裁周红都未能等到日本客户关于新产品订单的确认。
作为中国最大的鸡肉制成品出口商之一,圣农食品每年海外订单中接近三成来自新产品的开发,后者需要客户全程在华跟踪。
周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后,海外需求显而易见地下降,负责对接、采购的日本客户迟迟未能来华确认新产品订单,这使得该公司2、3月外贸订单下降了15%,而4、5月份的订单将下降40%-50%。
中国最大的苹果出口商山东佳农诚信也遭遇类似的订单困境,在国内疫情严重的2月份,由于复工难此公司损失了1/3的订单。进入3月以后,虽已实现复工,但海外疫情骤紧,使得此公司损失了四分之三的订单,其多个主要出口市场甚至陷入停摆状态。
得之复工却失之订单,这是当前中国外贸企业面临的普遍境遇。疫情期间,不少国家针对中国食品农产品贸易采取了一系列贸易限制措施,更使企业“雪上加霜”。
随着疫情的快速蔓延,全球逾60个国家(地区)相继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其中至少35个国家采取了“封国”、“封城”措施。如同涟漪一样,这将对中国外贸产生持续的冲击,并使其处于巨大的不确定之中。
2019年,在中国出口的18万吨鸡肉产品中,圣农食品一家独占近2万吨,占比约13%,其出口额接近9000万美元。
周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按往年情况看,公司每月的外贸销售额都稳定在600万美元上下,然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的两个月外贸订单明显下降。
“2、3月外贸订单已经下降了15%,虽疫情的扩大,订单压力也在加大,4、5月份的订单还未结束,但我们预计会下降40%-50%。”
在周红看来,订单下滑的根本原因是受疫情冲击外部需求骤降影响了客户的常规订单,疫情期间人员流动的双向限制,也使得新产品订单迟迟无法确认。
圣农食品主要的出口市场是邻国日本,产品覆盖油炸、蒸煮、陈放等多个条线,大多数都用在餐饮业。疫情发生以后,日本餐饮市场迅速下滑。往年4、5月份由于是旅游季也是消费旺季,但疫情使得今年的日本游客一下子就下降,慢慢的变多的日本人开始居家办公,消费下滑导致订单下降。
此外,圣农食品每年的海外订单中,新开发的产品占比30%左右,这需要日方客户派遣研发、品管、销售人员来华,就外观、口味、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与出口商对接并确认采购订单。
“2月份很多工厂停工,实际上我们正月初六就开始复产了,而且在一个月之内,我们复产率就达到了95%。但由于国内疫情严重,这些采购商没过来,这对下个月乃至下季度的订单都带来了影响。”
到了现在,中国疫情已得到一定效果控制,而疫情却在海外迅速升级,日本采购商还是没过来,使得此公司今年初基本上没有新产品订单。
作为中国最大苹果出口商,山东佳农诚信果业的总经理姚心省面临着同样的订单困境。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疫情为其公司的出口带来两轮冲击。
“第一轮冲击是供货难,在国内疫情较严重的2月份,国外有需求,但咱们不可以供应。2月20日以后,国内所有的环节开始慢慢地复工,但很多工厂不能正常开工,这一阶段大概会影响我们1/3的订单。”
姚心省介绍,2019年佳农的水果出口额为6000万美元,即便1月并未受到疫情明显影响,此公司1-2月份也只实现了大约700万美元的出口销售额。
第二轮冲击则是发货难,3月份以后国内大部分地区正常复工,然而国外疫情迅速蔓延,外部需求骤降,各国封城、封路等措施也打断了正常贸易的链条,这将使佳农损失至少四分之三的订单。
“我们被连续伤害了两次,而且疫情的影响在逐步加深。现在苹果出口基本上全停了,目前孟加拉国还在发货,菲律宾也能发一点货,但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主要出口市场大多数都不怎么发货了。”姚心省说。
商务部外贸司二级巡视员刘长于介绍,截至3月24日,全国重点外贸企业已基本复工,产能恢复率超过70%的重点外贸企业占比已达到71.3%。
然而,国际疫情扩散蔓延对外贸公司能够带来新的冲击。随着中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入“抗疫”紧急状态,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外贸企业存在订单被取消、延迟的现象。由于国际商贸活动受限,各类展会、洽谈会被推迟或取消,企业很难获取新订单。
刘长于指出,中国在财税、金融、出口信保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帮扶外贸企业的政策,帮企业保市场、保订单、保份额。
“疫情以来,政府等各方确实提供了很多帮扶措施,但现在最关键的还是国外订单过不来,疫情还在持续,国外不要货国内再努力又能怎么办呢?”姚心省不无焦虑地说。
值得庆幸的是,苹果保质期相对较长,在0℃到-2℃的温度下能够长期保存,姚心省大可以等待国际疫情拐点的出现。然而,不少其他食品则有严苛的保质期限制,如果疫情长期持续,后期或将面临更惨重的损失。
“外贸订单在公司的占比为15%,我们有内销渠道,从而获得了辗转腾挪的空间。”周红正在推动其鸡肉产品“出口转内销”。
不过,疫情以来,国内餐饮业大量关闭,这使得周红企业的国内订单也一度下滑了30%。
让食品外贸企业雪上加霜的是,疫情发生以来,不少国家针对中国的食品、农产品出口出台了一系列贸易限制措施。这包括韩国、印尼、俄罗斯、印度、土耳其等中国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这些措施大多针对中国的畜产品和水产品,也有不少国家将限制范围扩大到水果、蔬菜等领域,乃至所有类型的食品。
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于露正像救火队员一样处理着各国纷至沓来的贸易限制措施。
“疫情发生后,印尼宣布暂停从中国进口食品和饮料,我们参与交涉,解除了其对我大蒜等食品进口的限制。我核桃仁出口企业在意大利遭遇通关及退货困难,经协调,货物近期可运回国内。伊朗禁止进口所有中国动物产品,罗非鱼出口严重受阻,经交涉,现滞港货物已通关……”
于露呼吁,面对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们大家都希望世界各国和地区均能在食品农产品贸易领域保持克制和冷静,不要盲目采取贸易限制措施。
周红称,正是由于2004年的禽流感导致不少国家禁止进口中国生鸡肉,如今出口的都是经过全熟加工的制成品,且产品出口后都要复热,经过这一过程病毒是不可能生存的。
“实际上,中国食品出口企业在质量管控上很严格,我们的标准高于国际标准。然而,对于中国食品国外经常会有不少负面印象与不公平的限制措施。”周红说。
姚心省称,疫情发生后,不少国家都对中国水果采取了限制措施。比如,尼泊尔直接把水果外贸企业的进出口许可证给停了,这使得对该国的水果出口几乎停了一半。科威特不允许进口中国水果。印尼进口中国的苹果配额也始终没正常下发,等于是变相地停止进口。
此外,受疫情影响,各国针对食品领域升级的检疫措施也增加了外贸企业的成本。姚心省称,菲律宾要求来自中国的船只从离港那一天起到菲律宾后,必须超过15天才能靠岸,还要对船员进行多次体温检测,直到完全没任何风险后才能正常卸货。
“这拉长了船期,本来一星期就到货了,现在要在海上等着,必然会抬高企业的运费成本,也增加了时间成本。而且一般的情况下,货到就能提货付款,现在因为异常提货,付款周期也被拉长了。”
姚心省介绍,中国的苹果出口市场大多分布在在东南亚、南亚、欧洲、中东地区,近期以来,上述地区疫情迅速升级,各国纷纷封城。
“水果到进口国后需要有人装卸、送货、销售,现在各国管控措施不断收紧,这些人都不上班了,海关人员也要放假,进口国的贸易流通体系陷入停滞,流通不畅也必然会影响我们的订单。”姚心省说。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虽疫情的快速蔓延,全球逾60个国家(地区)相继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其中,至少35个国家采取了“封国”、“封城”措施,这包括意大利、西班牙、法国、比利时、捷克、波兰、英国、俄罗斯、塞尔维亚、乌克兰、拉脱维亚、马来西亚、以色列、新加坡、菲律宾、黎巴嫩、科威特、越南、约旦、吉尔吉斯斯坦、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哥伦比亚、洪都拉斯、古巴、突尼斯、科特迪瓦、吉布提、澳大利亚、新西兰、利比亚、南非、埃及、突尼斯。
随着疫情在海外的迅速扩散,其对中国外贸的冲击仍在持续,并处于巨大的不确定之中。
展望全年,姚心省认为,如果疫情能在上半年结束,今年水果出口总量可能会损失1/4,因为上半年是淡季,其影响相对可控。现在的问题是,国内已控制得较好,但很难确定国外疫情能在6月份前结束。
“如果 6 月份疫情仍然结束不了,甚至下半年 8、9 月份也结束不了,因为下半年是出口旺季,那么疫情的冲击就非常大了,(对于全年的影响)可能会达到二分之一以上。”姚心省说。
周红预计,疫情将使公司全年的出口额减少20%以上。尽管多国采取“封国”、“封城”措施,但很难确定国外能像中国一样迅速控制疫情,也难保不可能会出现反复,这都将为其公司带来无限的不确定风险。(编辑:李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