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12日讯(记者 梁丽霞)“在进出口食品的过程中,我们深深的感觉到,当前面临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俞太尉在今天举行的“2009中国食品安全高层论坛”上表示。
首先,境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高筑,使我国的出口举步维艰,难上加难。据统计,因国外采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使我国出口食品和农产品每年损失高达100亿美元。
第二,我国食品水平偏低,问题屡见不鲜,从而给国外以口实,授人以柄,对我国出口的食品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说,去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以后,世界上先后有97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以乳制品为主的食品采取了全面禁止、退货、销毁、限制进口、加强检验检疫的措施,使我国乳制品、含乳食品的出口几乎陷入停顿。再如2004年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对中国的禽肉采取了禁止通过的措施,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有90多个国家没有解除禁令。
第三,个别企业唯利是图、守法意识淡漠、社会责任缺失,偷用国家禁止使用的物品、滥用准许使用的药品、使用非食品添加剂、逃避检验检疫、非法出口,这些都是我国在出口中面临的问题。
第四,每年接到我国出口到世界各国食品的通报,有一大部分都是没有通过检验检疫出去,被别人查出问题的。还有就是个别媒体肆意炒作,造成花钱的那群人的恐慌。媒体的恶意操作,进一步加大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难度。
俞太尉坦言,出口食品不合格有12种原因,10%以上都是受到到农兽药残留、毒素、微生物以及添加剂等方面的影响。同样我国在进口食品当中面临的形势也是不容乐观的。
第一,食品安全事件不光在中国发生,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几率发生或大或小的食品安全事件。这样一些问题的发生,导致我们进口食品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第二,我国的标准比较少、比较低,导致进口食品的准入门槛比较低。“比如我国和日本相比,在农药残留方面,日本的农药残留标准有2.8万个,而我国才3千个。日本涉及的是700种农药产品,而我国只有200种,所以差距还是很大的。”俞太尉说。
第三,随着我们国家加入WTO,以及贸易的自由化,我国对进口食品的关税在下降、配额在取消,因此导致慢慢的变多的食品能轻而易举的进入到中国市场。
第五,中国食品的市场潜力很大,花钱的那群人很大。各个国家争前恐后的想把他们的食品打入中国市场,这样就使食品安全的技术问题政治化,往往成为高层互访的重要问题。甚至有的元首在和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谈的时候,都会涉及到具体的比如蛋的问题、肉类的问题等等很具体的意见,使得我国在这一个方面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俞太尉称,为了逐步加强食品安全的工作,我国政府高度的重视,今年更是重拳出击。先是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后又发布了《食品安全法》。在进出口食品安全准入方面,也提出了“四查”、“四检”、“四落实”的目标,要求全国各地促进检验检疫机构,为保证进出口食品安全,要查企业,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落实企业主体的责任;要查产品,建立分类机构、建立风险防范措施;查区域,建立协商合作机制、落实政府负总责;查自身,建立监督检查制度、落实层级监管责任。
2009中国食品安全高层论坛”是由卫生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经济日报社联合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论坛的主题是“食品安全:在法律和责任的道路上”。来自各部委、行业协会、企业的嘉宾以及著名专家学者等围绕《食品安全法》相关话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返回列表】